在我們最近的持分者參與過程中,持分者反映我們在上一個報告期制定的「願景2030」計劃仍然有效。 因此,我們繼續審視所有重要事項,以確定我們的策略目標和行動。 通過在四大策略支柱下整合和報告我們的計劃和行動,我們和持分者可以監察公司在實現直至 2030 年止的可持續發展目標的表現。
「無危害」工作間 通過員工能力、識別消除及報告風險、新技術和創新來提高績效並實現「零意外」願景。
駕駛安全 通過車隊的安全管理、培訓、工程和技術支援,達成對公眾安全和司機的安全健康 承諾。
年青人才管理 通過以知識為基礎和以創新為導向的營運、定制的培訓和發展計劃,來改善人才管理並支持他們的成長。
員工參與 通過內部溝通計劃和變革管理中的員工諮詢,建立緊密聯繫並為他們應對未來挑戰做好準備。
數碼轉型 通過自動化和改善營運效率和健康安全環保標準,帶動營運全面提升。
綠色產品研發 通過使用水泥替代物料和再生材料尋求碳中和混凝土產品的突破。
創新文化 通過內部創新計劃、鼓勵創造力和建立分享平台,使創新成為公司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減少碳排放 通過設定脫碳目標、提升能源效率、基準化分析及披露第三範圍碳排放來推動減碳。
產品影響最小化 通過產品生命週期評估(LCA)、開發低碳產品及發出第三類別環保產品申報(EPD)和碳中和服務,提供經過驗證的綠色產品並支持負責任的採購。
廢物管理 通過工序改進、先進的廢物處理和回收,減少廢物並實現循環經濟。
水足跡 通過量化水足跡、設定目標、控制污染和推廣最佳作業守則,減少用水量並支持「潔淨水資源和衛生」。
確保石料貯備 通過本地和進口物料來源、先進的資源規劃系統,來保持強大的石料儲備和穩定供應。
負責任採購 通過環保規劃夥伴關係和制定企業社會責任政策來推動供應鏈內的綠色操作。
良好鄰里操守 通過了解社區的需求、嚴格的環保和公共安全實踐,以超越合規化規範並獲得社會認同。
友愛關懷關係 通過與非政府組織建立策略夥伴關係和社區關懷計劃,建立一個更美好的社區。
員工義務工作 通過策劃員工義務工作在友盟培養關懷文化。